Showing: 1 - 2 of 2 RESULTS
读书

读书丨J.M.Coetzee’s Boyhood

读蒋方舟的某个关于文学的讲座,在提到作家要对自己诚实时,她提到了这本名叫Boyhood的书。她说作者诚实地面对了自己,没有为自己嘲笑妈妈骑自行车的行为辩护。

我觉得她提到的这个片段挺有趣,于是把书找来看。

我对作者并不熟,读完之后查了下才知道他是200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拿到书时我想,这本书不厚,又是我最喜欢的自传体式,我应该很快会读完吧?

事实正相反,我读了头几章之后就很难读下去,但我属于看了头强按头也要把一本书读完的人,这两天终于读完了。

本书讲的是一个Afrikaner小男孩在南非的成长经历,在叙述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主线,截取的生活片段有小男孩的家庭生活,他和他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他和母亲的关系;他在学校的生活,学校里不同族群的小孩所受到的对待;他在一个祖辈留下来的农场上的生活以及他对农场的爱;这三个主要的生活场景里夹杂了无数的小的片段:他对二战史的痴迷和对苏军的崇拜;他觉醒的性意识;他对板球的喜爱等等。

这本书的词句很流畅,句子本身并不难懂,但每一章的前后情节并太连贯,更像是主人公的生活片段随机截取了之后拼凑起来的。外加我对南非的社会和历史不了解,里面涉及到种族的部分我可能没有读太懂。另外,因为这本书是从小男孩的视角写的,有些方面我可能因为性别也没太能体会,比如他写他无意间看到父亲的生殖器,我忘记了他有没有具体写这个感受,但不管是事件本身还是感受,我一个女性可能都比较难体会。

我最想读懂但却没太懂的地方是小男孩和他父母的关系。主人公小男孩十分爱妈妈,妈妈也十分偏爱他,他知道他妈妈可以为了他做一切事情,他妈妈在他不想去上学假装生病的时候会给老师打电话请假,在他把弟弟的手指弄断了一截时都没有丝毫的责备。但他一方面很爱他妈妈,一方面又努力地想要甩开对妈妈的爱,这就是我没有太懂的地方。在前面蒋方舟提到的那个片段里,他和他爸爸一起嘲讽努力想要学会骑自行车的妈妈,如果他那么爱妈妈,为什么和爸爸一起嘲讽妈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尤其是后面他提到他其实很讨厌爸爸,内心对他爸爸充满鄙视,但在嘲讽妈妈的时候,他却加入了爸爸,我实在没能理解这里的心态。

他和他爸爸的关系就简单明了多了,说白了就是讨厌和鄙视。不过在一开始我并没有太明白他为什么讨厌父亲,他爸爸参加过二战,战后归来做了一个律师。到小说最后我可能才明白了一点他为什么讨厌父亲。在他的叙述里,父亲在停做律师多年后终于在他们搬去开普敦后又开了自己的律师办公室,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他父亲就经常借钱被别人,或是常常买酒给别人以讨好别人获得认可,最后发展到了动用了客户信托里的钱,律师办公室最终关门,他爸还欠了一屁股债,终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灌酒,睡觉,在房间里吃喝拉撒,妻儿都不想跟他讲话,主人公小男孩有次听到房间没有什么动静了,甚至希望自己的爸爸最好已经自杀了,然而他并没有自杀,看了他一眼又转身睡去。小男孩讨厌的应该是父亲骨子里的软弱,需要用钱收买别人获得认可,最后把自己的人生弄砸了也没有什么勇气站起来。

总之这本书读完后我没有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通透,而是有一堆疑问。我想主人公自己对自己的经历肯定也有一堆疑问。下次我去读读南非的历史,也许能明白一点。

读书

读书丨What Money Can’t Buy

这是大概好几个月前读完的书了,拖到现在才写笔记。

很久之前国内流行各种公开课时,我在网易上看完了最有名的课,哈佛教授麦克⋅桑德尔的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当时对他深入浅出的讲课风格印象深刻。政治哲学的概念很抽象,要讲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本What Money Can’t Buy,其实更应该叫What Money Shouldn’t Buy,讲的是金钱和市场的道德边界:哪些东西可以放在市场出售,哪些东西不可以,为什么?

作者以实际事例展开话题,比如:能不能付钱插队?买卖医院看诊的黄牛票有什么问题?能不能用金钱奖励促进人们去节育?能不能奖励拿高分的孩子?这些例子都非常具体,且与日常生活十分相关,是普通人都会碰到的事例,所以我读起来也会觉得这个话题和我非常相关。

在第三章,作者论述了市场如何将与市场无关的常规挤出去。他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某些物品一旦进入市场,金钱交易将会损毁这个物品,或是贬低,腐蚀这个物品(p.96)。他首先将两种现有的反对市场的论证拿出来分析。第一种反对市场的声音是反对市场的不公平:某些物品一旦进入市场,那一定是最底层的人在这个市场被剥削,比如器官市场里最后要去卖肾的总是穷人;如果领养商品化,那穷人一定被市场挤到边缘,领养不到想要的孩子,因为那些大家都想要的孩子一定会被能出高价的富人领走。这两个例子里市场都无法保障穷人被公平对待。

另一种反对市场的声音是反对市场将人贬为商品,比如器官市场里那种将人看作一堆可拆卸的零部件的看法,以及领养市场化之后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就被腐蚀了,这种爱就变成了对孩子的种族性别身体状况等条件的估量。第二种声音对市场反对得更彻底,它不管市场是否会带来不公,有些东西不能卖就是不能卖,因为有些东西是珍贵神圣无价的,把这些东西放到市场上去就是贬低和腐蚀这些物品。

我认为本书最精彩和深刻的部分是作者如何拆解和驳斥了了经济学领域的普遍真理:将物品商品化并不会改变物品的本质(p. 113)。他用了特别多的例子来说明市场会将与市场无关的常规挤出去。比如瑞士想在某个镇子旁边建核废物废弃堆,民调显示如果给当地居民给予经济补偿,那么居民对废弃堆的支持反而下降了。作者解释,因为给钱让居民们觉得被贿赂被钱收买,侵蚀了他们原有的那种“公民职责感”(civic duty)。作者提到,直接给钱来补偿不如搞公共建设,比如建公园,公共图书馆,等等。因为private cash总让人觉得被贿赂,而公共建设却是在承认居民们为了大局做出的牺牲的同时加强了社区。

这一章里作者继续深挖:与市场无关的常规被挤出去了到底有什么不妥呢?作者论述: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道德角度,与市场无关的常规被挤出去都不是好事。从经济角度来说,公德这个东西是个物美价廉的东西,它能促进对社会有益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往往很费钱,如果公德被挤出去,那些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就会变得更贵。从道德角度来说,公德这种社会常规有着其内在价值,不容被市场轻视和贬低。

第四章和第五章作者继续用不同领域的事例来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一切物品都商品化究竟有什么问题。市场现在已经将万事万物都商品化,包括生死,各种人寿保险就是生死商品化的一种,而作者认为从人命中获利是可鄙的,背后仍然是作者认为人的生死是神圣的不可放入市场的信条。第五章里,作者用“命名权”的例子来阐述商品化有什么问题(p.184),依然是在扩展他在前几章提出的观点,一些东西商品化之后那个东西就变质了,当命名权无所不在时,大公司会逐步侵蚀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

关于商品化和广告,作者说:”imprinting things with corporate logos changes their meaning. Markets leave their mark. Product placement spoils the integrity of books and corrupts the relationship of author and reader. Tattooed body ads objectify and demean the people said to wear them. Commercials in classrooms undermine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of schools.”(p.201)

最终的最终,市场的边界问题其实是个政治哲学问题,它关系到人们对“好的生活”的定义,作者认为大众应该直面和思考这个问题以及其中的价值取向,思考物品背后的意义,不能让市场来帮我们思考这个问题,这只会让市场一步步侵蚀公共生活。作者也呼吁大家思考另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一切都商品化且命名权可以买卖的社会必然会侵蚀公众的共性:人们被购买力分隔开来,能买得起高价票的坐在高空的包厢里俯视众生,买不起的坐在下面,当阶层混合的体验不再,人群越来越彼此隔离,民主会受到损害,因为民主的根基就是人群共享大众生活(Democracy…does require that citizens share in a common life, p. 203)。

最后作者抛出两个终极问题供读者思考:我们究竟想要如何共同生活?Do we want a society where everything is up for sale? Or are there certain moral and civic goods that markets do not honor and money cannot buy?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